首页

sm绿奴视频

时间:2025-05-28 05:10:20 作者:中国社科院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浏览量:41181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孙自法)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活动并致辞。高翔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发布的首批重大研究成果,每项都得益于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都凝结着研究人员孜孜以求、锐意创新的智慧和心血,来之殊为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供图

  本次发布会发布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共7项。其中,“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出土王冠保护修复成果”首次完整复原吐蕃时期复杂造型王冠及冕旒文物实体,见证了高原丝路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辉煌。“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唐代陶质龙首建筑构件制作工艺及保护修复成果”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三维激光扫描、虚拟拼接等技术,为龙文化形象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实证了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

  此外,《从聚合到融合: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人群互动》论文成果运用多学科方法实证该地区东周时期的人群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考古出土葡萄属种子遗存初探——兼论本土葡萄属植物的栽培可能》论文成果论证植物考古发现中国本土葡萄属植物资源数千年持续利用,没有因西方欧亚种葡萄传入而被取代,二者长期共存。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我国先民可能对其管理甚至栽种。《中国早期泡碱玻璃的源头与传播路径:来自新疆早期铁器时代(1000-202BC)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新证据》论文成果通过对“蜻蜓眼式”玻璃珠开展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勾勒出一条比“丝绸之路”早近四百年的交流通道,证实新疆是地中海玻璃东传的关键节点。《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合金技术和矿料来源的再思考》论文成果证实了二里头先民已掌握较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具备对金属资源的控制和生产组织能力。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科研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承办。(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风采 闪耀亚运

和文物的繁复工艺类比,凤冠冰箱贴在文创类别中也属精工细作。它在设计上延续了九龙九凤冠的华丽风格。设计师通过3D打印技术精确还原了凤冠的形态,同时采用木质和金属两种材料,呈现出质感上的多样化。每一粒串珠,都由工人手工组装完成,可谓“粒粒皆辛苦”。而凤冠中间椭圆形红色宝石的选择与镶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形态的尊重和审美偏好。

港股强势上涨 重返万九点关口

海南省委巡视组原副组长吴杰被开除党籍

云南沧源:做“甜蜜”事业 过幸福生活

上午10时许,开放日典礼开始。警犬表演、要员保护示范、联合反恐演练等项目轮番上演,令市民一睹香港警察的风采。广场上,一辆旅游大巴突遭“恐怖分子”劫持,训练有素的香港警察特别任务连(飞虎队)、反恐特勤队和无人机队迅疾出动,成功制服“恐怖分子”并解救“人质”,扣人心弦的演习场面赢得观众的惊呼和掌声。

浙江成立海洋大数据增值应用中心 加快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

在上合峰会前夕的这场会见中,习主席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再次谈到这个“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表示“要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